1977年NBA选秀:星光熠熠的开端
1977年的NBA选秀大会在纽约举行,各支球队都希望借此机会补强阵容。这一年虽然没有像贾巴尔或魔术师约翰逊那样的超级巨星,但仍然涌现了几位极具天赋的球员,尤其是前三顺位的肯特·本森、奥蒂斯·伯德桑和马奎斯·约翰逊。
状元秀:肯特·本森(Kent Benson)——被寄予厚望的中锋
密尔沃基雄鹿队用状元签选中了来自印第安纳大学的肯特·本森。本森在大学时期表现出色,帮助球队在1976年夺得NCAA冠军,并荣膺四强赛MOP(最杰出球员)。然而,他的NBA生涯并未达到预期。
本森在新秀赛季遭遇了严重打击——他在对阵湖人队的比赛中被传奇中锋卡里姆·阿卜杜尔-贾巴尔一肘击中面部,导致下巴骨折,赛季报销。尽管后来他恢复了健康,但始终未能成为球队的核心球员。他在NBA效力了11个赛季,场均贡献9.1分和5.7个篮板,最终以角色球员的身份结束职业生涯。
榜眼秀:奥蒂斯·伯德桑(Otis Birdsong)——稳健的得分后卫
堪萨斯城国王队(现萨克拉门托国王)在第二顺位选中了奥蒂斯·伯德桑,这位来自休斯顿大学的得分后卫以出色的得分能力著称。伯德桑在新秀赛季就展现了自己的潜力,场均贡献16分,并逐渐成长为球队的核心之一。
伯德桑的职业生涯巅峰出现在1980-81赛季,当时他场均贡献24.6分,并入选全明星。然而,伤病影响了他的后期表现,最终他在NBA打了12个赛季,场均贡献18分,成为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优质得分手之一。
探花秀:马奎斯·约翰逊(Marques Johnson)——全能前锋的代表
密尔沃基雄鹿队在第三顺位选中了UCLA的马奎斯·约翰逊,这位6尺7寸的前锋在大学时期就已经展现出全能的身手。进入NBA后,他迅速适应了职业联赛的节奏,并在1978-79赛季场均贡献25.6分,成为雄鹿队的头号得分手。
约翰逊的职业生涯亮点包括5次全明星和1次最佳阵容一阵(1980-81赛季)。然而,1984年的一次严重颈部受伤影响了他的状态,最终他在1989年退役。尽管如此,他仍然是雄鹿队历史上最出色的球员之一。
1977年选秀的遗产
1977年的选秀虽然没有产生划时代的超级巨星,但肯特·本森、奥蒂斯·伯德桑和马奎斯·约翰逊都在NBA留下了自己的印记。本森因伤病未能兑现天赋,伯德桑成为稳定的得分手,而约翰逊则证明了自己是那个时代最全面的前锋之一。
这届选秀也提醒我们,NBA的选秀充满不确定性,即使是高顺位球员也可能因为伤病或适应问题而未能达到预期。然而,他们的故事仍然是NBA历史的一部分,值得球迷们回味。
(完)